[UG后处理] 如何提高CAM数控编程效率的案例

[复制链接]
查看1881 | 回复0 | 2019-6-19 14:22:2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大家都知道,时间就是金钱,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样的。作为一名数控编程员时间更是如此,那么该如何提高编程效率。
1.程序的可移植性,也就是(COPY)。
2.程序的安全性,从客观上讲减少检查的时间。
3.程序的可阅读性,这里会加快调机的时间。
4.程序的合理性,充分了解机床的性能,使其发挥更大的优点,取长补短,减少空移时间(包括五轴锁轴的动作,机床不在重切削,锁轴没意义的,而且还会加快机床的磨损。特殊机床除外)。
开始吧,我简单介绍一个例子
一般铣螺纹的操作正如下图,先做中心钻(或者直接带倒角),再钻孔,然后在做一条铣螺纹工序。
101.jpg
后处理看效果
102.jpg
这个程序是铣螺纹的,可以看出来从下而上铣削,属于顺铣,实际加工中是没有问题的。
1.当我一眼看见这个程序时候,我不知道目前加工螺纹的深度,螺距,以及螺纹大径小径,当然你可以用数学去算,X²+Y²=R²   深度还要知道编程延伸了多少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2.每次需要重新建立一条程序,去设置相关的参数,这过程比较繁琐。尤其当产品螺纹规格很多的时候,深度不一样,规格相同,选一遍孔也是煎熬。
下来要解决这些问题
103.jpg
可以看到我复制上面钻孔的程序
NX在钻孔里面留了一个 (钻,文本)这个在实际应用中基本没用过,那么就用这个策略去解决这个编程效率问题,直接复制上面钻孔程序,接着选择 (钻 文本)即可 不要忘记刀具。
104.png
钻,文本里面提供的参数还是比较丰富,可以用起来,做宏程序变量。
下来说一下机床方面,海德汉提供了一个循环,CYCL262,这是一个铣螺纹,但是缺点就是一刀,在实际加工中,遇见钛合金或者难加工材料,一刀很难把螺纹铣到位的,这时加一个IF条件判断一下,解决多刀问题,最后一个CALL LBL解决不能整除问题。(由于作者对海德汉比较热衷,以海德汉举例)
105.jpg
文本== 螺纹大径-螺纹小径(从小径铣到大径)
选项== 是否需要多刀,无则一刀
CAM== 循环名称(因为这个功能很好用,可以复制,所以本人做了很多循环,内螺纹262,外螺纹267,螺旋铣孔208)
秒==铣螺纹时径向分层(螺距读取刀具螺距),螺旋铣孔时为螺距
106.png
Q1进给
Q9每次增量径向距离
Q10螺纹大径
Q11第一刀
Q239 螺距
Q201深度
其实作者的本意当时为了解决无法看到大径小径,螺距,突发奇想,这个程序也能解决如果你忘记开刀补,没关系,改一下Q10即可,程序直接复制前面的钻孔程序就OK
一刀效果,当选项为无
107.jpg
108.jpg
下图为208循环铣孔
109.jpg
1091.png
就到这里了 顺逆铣可以用主轴正反转来做判断
当然可以用于任何系统,可以用于任何功能,探测,钻孔,反镗,也可以自己写一个子程序,充分利用NX里面我们很少用的参数去做变量来处理,本文做到抛砖引玉,不看表面看本质,也是为了提高效率的一个办法(也可以写一个UI,做一些特殊功能)。
上面策略需要对后处理方面需要加强,还要充分了解现场的情况,做适合现场的后处理。
这个策略的好处还有一个就是相对于编程螺纹铣削稍微流畅一点。用过的都知道,也不用再去选孔(当螺纹有几百个的时候,规格一样,深度不一样的时候,很有用)!
如果作为模板,那效率不言而喻!
上面是我的一点思路,分享给大家,不知道大家认为怎么样呢? 欢迎下面留言!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注: 安周原创 2019-4-30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17

主题

6

回帖

283

积分

中级会员

积分
283